欢迎光临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今天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设置 - 二级机构 - 平顶山市教育和体育发展中心 - 公文通知
各县(市、区)教体局、高新区农社局,局属各学校:
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基础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的引领和促进作用,经研究,决定开展 2022 年度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结项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立项总体要求
1.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各级基础教研部门的有关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的课题均可申报。同年度已申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名师课题等教体局其他单位立项课题的主持人不得申报本年度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其课题组成员不能作为主持人以内容相同或相近选题申报本年度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为扩大参与面,近三年承担市基础教研室组织的课题未结项者,不得申报本年度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2.选题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方向性。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正确把握教育改革方向。
(2)针对性。关注我市基础教育教学面临的重点问题,聚焦义务教育“双减” 政策的落实、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等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研究。聚焦深度教研,围绕教研工作转型、教研重心转移、教研方式转变、教研员角色转换等开展深入研究。
(3)前瞻性。深入研究各学科新版课程标准,探索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基本思路与规律,进行适度超前的研究,引领教学改革与发展。
(4)原创性。在充分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和创新,力避低水平重复研究。
(5)普适性。选题需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体现相关领域存在的共性问题,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倡导开展区域性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和育人方式改革探索,引导教师关注体现学科本质的教学改革实践。具体选题可参考《2022 年度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选题指南》。
(二)结项总体要求
申报结项的课题必须是经我局批准立项的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研究达到预期目的,取得预期成果;研究过程科学、规范,记录翔实、完整;研究期满,符合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
二、组织管理
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采取“自愿申报、单位推荐、专家评审”的方式。各县(市、区)基础教研部门负责组织辖区内各中小学校和相关单位申报项目的初审工作,择优推荐;局属中小学校幼儿园的项目由本单位审核、推荐。市教体局从项目评审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申报项目进行集中评审,发文公布立项课题。
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的立项、 结项等管理工作由市教体局组织实施。各县(市、区)基础教研部门具体负责本辖区课题的初选、培育指导、过程管理等工作。
三、立项申报要求
课题实行主持人负责制。主持人须具有中小学一级教师及以上职称,且正在从事基础教育教学或管理工作,须至少主持并完成过一项县(市、区)级及以上课题,或参与并完成过两项县(市、区)级及以上课题(局属学校可以是校本课题)。每个课题主持人限1人,每人只能申报主持一项课题。课题组主要成员(不包括主持人)限5人,同一人最多可同时参加两项研究,前两名主要成员必须至少参与并完成过一项县( 区) 级及以上课题(局属学校可以是校本课题)。含主持人在内的课题组前三名须提交结项证书及专家鉴定意见原件和复印件各 1 份,由县(市、区)基础教研部门(学校教科室)核查后在复印件上加盖公章,市教研室审核后原件退还。不符合上述资格要求者,其申报不予受理。
课题拟题可灵活机动。“选题指南”给出了一定的研究领域或研究主题,绝大多数题目不适合直接用作课题名称,需要研究者对其细化、分解、校本化处理。课题名称应简洁明了,能反映研究的切入点、内容和方向,字数一般不超过20字,一般不用副标题。
申报立项的数量为各局属学校每校限报1项;各县(市、区)限报数量详见下表:
 
 
继续单列“思政”学科类别,各县(市)可在上述限报数量基础上多报3项思政课题(小初高各1),各区多报2项(小初各1),局属中学可多报1项思政课题;继续单列“平台推动”课题,每个远程互动教研平台已安装应用单位可申报1项,课题组成员不得含未安装平台单位人员。
四、材料报送要求
1.立项
纸质《立项申报书》1份;《课题设计论证》活页一式3份(A4纸、.doc格式双面打印、不单独装袋);《立项申报汇总表》1份(.XLS格式,排列顺序对应申报材料);每项申报立项的课题材料用牛皮纸袋单独包装,袋外粘贴一张立项申请书封面,以便确认信息,分类编号。
2.结项
各课题结项材料应该规范齐全。课题研究最终成果(包括研究报告、 论文、专著和其他类型)和结项鉴定审批书(.doc 文件格式) 打印件各 3 份。要附一套显示研究开展情况的过程性材料,包括立项申报书和立项通知书(只交复印件,原件由课题组保管)、开题报告、 中期报告、课题组成员开展研究期间围绕本课题发表的论文(附杂志封面、版权页、目录页、正文的复印件,每页加盖县(市、区)基础教研部门(局属学校教科室)公章)及相关作品、证书复印件、过程性资料等,详细整理要求请参照《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结项课题材料上报清单》。研究成果一律用 A4 纸打印,正文用小四号仿宋字(正规出版的专著可以不受此要求限制)。正式发表、出版的论文、著作原件和复印件各 1 份,由县(市、区)基础教研部门(局属学校)核查后在复印件上加单位公章,原件经市教研室审核后退还。 每项申报结项的课题材料用一个牛皮纸袋单独包装,袋外粘贴一张结项鉴定审批书封面,以便确认信息,分类编号。
各县(市、区)、局属学校、教研机构须提交《立项(结项)申报汇总表》1份(.xls文件格式,排列顺序对应申报材料的排列顺序,加盖单位公章,即使是一份也要填写汇总表)。
根据国家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管理的相关要求,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评审工作将继续引入文本相似性检测(查重)。相关立项材料(立项申报书和课题设计论证活页)与结题材料(含结题鉴定审批书和课题研究报告)均须同时报送与纸质稿内容一致的电子文档1份,文件夹统一命名为“单位名称+2022立(结)项申报材料”,内含文件夹分别以“主持人姓名-设计论证活页”或“主持人姓名-研究报告”等的形式命名(相关电子文档的格式见附件)。
五、组织管理
课题的立项申报与结题工作由各县(市、区)教体局教研室、局属学校指定负责课题管理的人员统一组织进行。各单位在汇总和认真初审、初评的基础上,将汇总表、申报表及过程性材料,按照规定要求及格式(见附件)签署意见、加盖公章。申报材料概不退还,请自留底稿。
报送时间:2022年5月19-20日。逾期不予受理。
其中,局属学校、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新城区、高新区于5月19日报送纸质材料和U盘电子版;
鲁山县、叶县、宝丰县、郏县、舞钢市于5月20日报送纸质材料和U盘电子版。
报送地点:平顶山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312室
联 系 人:李老师
电 话:0375-2629856
附件:
1.2022年度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结项说明
2.2022年度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选题指南
3.2022年度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申报书
4.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5.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结项鉴定审批书格式文本
6.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结项课题材料上报清单
7.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结项)申报汇总表
8.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开题报告格式文本
9.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期报告格式文本
10.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重要事项变更申请审批表
11.各学科序号
12.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重要事项变更申请汇总表
13.研究报告文字格式要求
2022年4月24日
 附件2.2022年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选题指南.doc
附件2.2022年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选题指南.doc
 附件3.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申报书(2022.4).doc
附件3.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申报书(2022.4).doc
 附件4.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设计论证》活页(2022.4).doc
附件4.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设计论证》活页(2022.4).doc
 附件5.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结项鉴定审批书格式文本(2022.4).doc
附件5.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结项鉴定审批书格式文本(2022.4).doc
 附件6.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结项课题材料上报清单(2022.4).doc
附件6.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结项课题材料上报清单(2022.4).doc
 附件7.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结项)申报汇总表(2022.4).xls
附件7.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结项)申报汇总表(2022.4).xls
 附件8.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开题报告格式文本(2022.3).doc
附件8.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开题报告格式文本(2022.3).doc
 附件9.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期报告格式文本(2022.4).doc
附件9.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期报告格式文本(2022.4).doc
 附件10.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重要事项变更申请审批表(2022.4).doc
附件10.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重要事项变更申请审批表(2022.4).doc
 附件12.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重要事项变更申请汇总表(2022.4).xls
附件12.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重要事项变更申请汇总表(2022.4).xls
版权所有: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 联系地址:平顶山市新城区和谐路中段
网站标识码 4104000017 联系电话:0375-2629911
ICP证号:豫ICP备07501304号-5 豫公网安备41017202000105号 技术支持:平顶山电子运维中心
 
            